第二天中午醒来,依旧是大风,帐篷被吹得摇摇晃晃,只好用身体压住。可是没想到,雪越下越大,终于有生机了!趁着雪下大的时间,不停取雪化水,把所有水袋装满,人也喝得饱,整整7升。岗扎日的三座奇特山峰清晰可见,分别是天台山,白象山,还有一座无名的火山残骸。
护腕:一双连指型,全程穿戴,效果不错。类似花生米一样的零食不建议携带。MSR耳语者油炉:省油、轻便、易维修,十分经典。
穿越羌塘行笺路程这次旅行共用77天时间,行程1400多公里,途中湖泊、山峰众多,以下为主要的经过地点。不过最难得的是,邦达错附近有一处泉眼,相对于融雪水,这对我来说就是绝佳的水源。穿越羌塘行笺路程这次旅行共用77天时间,行程1400多公里,途中湖泊、山峰众多,以下为主要的经过地点。
Nalgene水杯:质量不错,一个好的水杯比水袋还重要。一双薄抓绒,一双军用厚手套,一双无品牌手套,五双白纱手套。寻水迷路的第二天,继续找水,找到一个小湖,居然还是盐湖。
这是此行中帐内仅有的没有结露的一次,这说明空气的湿度有多低,也反映出呼吸中水分也少的可怜。这次只带了鞭炮和辣椒水,但是都没有派上用场。进入5月,天气越发没有规律。
不过好在路况和天气都还不错,一直前行到白石山。如果没有雪,可能性命真的就不保了。这些“泥火山”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火山,它们高度一般不超过10米,只喷出泥浆和气体,没有岩浆管道。
我的旅程从青藏高原西端至高点——界山大阪开始,从4月20日起,一路向东经邦达错、羊湖、若拉错、岗扎日,横穿整个藏北无人区后,北上进入阿尔金无人区,经可可西里山脉、昆仑山脉、鲸鱼湖……此行历时77天,行程约有1400公里,全程以推车前行为主,就只有两次遇到过人,其他时间都是一人在荒野中独处。不过再三考虑后,觉得状态尚可,那就继续往前吧。羌塘,有很多人曾经走过,科学家、测绘兵、探矿人、盗猎者……虽然我走得更深些,但依然只是一次艰苦的旅行,还不到探险高度。
携带食物总重量在100斤左右。他们是进来修车的,说是明天还会遇到。【摄影师简介】杨柳松,作家、旅行者,著有《结,起点亦是终点》一书。
特殊领域必须专业装备,尽量选择知名品牌质量更好。全程都穿这双鞋,但是由于无备用鞋,加上盐碱腐蚀,第27天鞋面出现裂缝,导致后来双脚受损。64—74天:这段时间每天热量摄入不足800大卡,已经少于身体基本新陈代谢的需要。
这时可以与狼对望,互相凝视,僵持几分钟或者半小时后,狼觉得你没有危险,就会两只汇集到一处走开。走到一处山脚下,湿地终于消失,在这里发现了很多游牧痕迹,这里还有石块垒起的玛尼堆,应该是一个夏季牧场。终于喝了水,感触颇多,人的一生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,以后,我再也无法感同身受了。
迷路后第三天早上醒来,帐篷表面特别干爽,顿时觉得有些恐慌。”我知道这概率如同火星撞地球,但还是留了纸条。耸峙岭海拔6370米,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点,过了它便是可可西里山脉。
如果想大幅输出展览,特殊摄影,镜头越牛越好,最好全幅CCD。原本以为已经彻底绕开河道,没想到走了半天又遇到饮水河,看来是躲不过了。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,实际上……推着自行车顺着沟壑前行,从望远镜中看到一片水波,顿时兴奋起来,到了近处,惊天霹雳,竟然是一片干涸盐碱地!先前看见的波光粼粼是地面辐射造成的视觉误差,更麻烦的是,盐碱地看似干透,实际上特别容易陷入。
快天明时,听见帐篷沙沙声,以为又是风沙作祟,掀开帐篷一角,见到了雪花,却没有喜出望外,因为羌塘白天很难下大雪,更难积蓄。尽量在高海拔县城购买,要磨轮的,此行带了八个,剩两个出来。有人问我,为什么要孤身深入羌塘腹地,我也没有明确的答案。
岗扎日的困顿波波折折,第56天,终于看到了另一个地标点——岗扎日。对我来说,耸峙岭雪山不仅是地理界点、里程碑,还是生理上一个转折点。我上前解释,说自己是来旅行的,车刚刚扔了。
除了藏野驴、牦牛和狼,这次旅行中还遇到过五次熊,有两次距离特别近,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。没了车,一切就要靠双腿,过河爬坡,都要靠自己。可是没想到,雪越下越大,终于有生机了!趁着雪下大的时间,不停取雪化水,把所有水袋装满,人也喝得饱,整整7升。
原本希望盐湖里有些液体水可利用,结果整片都是盐场,坐在地上,脑袋顿时一片空白。休息的日子,晒晒阳光,心情还算愉悦,不过身体出现一些小伤痛。若拉错湖畔一群野驴围着我绕圈奔跑,一会排成一列,一会排成两列,难道他们特地为我表演?如果一定要我选出羌塘我最喜欢的动物,那就是野牦牛和野驴,前者外表狂野、内心温和,后者外表温和、内心狂野。
监测水文变化,等待水位降低。打开帐篷,天啊,居然看到一辆越野车停在面前。房子很干净,屋子里挂着风干的羊腿,炉子上还煮着水,只是主人不在。
晚上我又遇到了昨天那拨人,和他们碰面后,喝上了热咖啡,还获赠了3天的补给,有蔬菜、水果和馕,顿时感觉富足起来。弃车徒步原以为岗扎日过后,路程就会顺利起来,可是没想到麻烦依然很多,天气变化、路面难行,最主要是车子不断出现状况。他喜欢深度旅行难以抵达的秘境,享受着难得一见的自然与生活。
缺点是铲面小,煎鸡蛋都得小心,只适合土木工程不大的旅行。如果有条件,一定要买质量好的登山鞋,并能带上备用鞋。这时可以与狼对望,互相凝视,僵持几分钟或者半小时后,狼觉得你没有危险,就会两只汇集到一处走开。
沿着湖畔走,蓦然发现一条“车印”,约二十多公分宽,十公分深。没了车,一切就要靠双腿,过河爬坡,都要靠自己。探路者冲锋裤:轻便型,全程穿着,能够兼顾不同天气。
第一天,就这样开始,晚上在猛烈的寒风中搭建帐篷,气温在–15℃以下,冷极了,赶紧钻进睡袋中。第50天湿透,无法再穿,建议购买有防水功能的羽绒服。探路者冲锋裤:轻便型,全程穿着,能够兼顾不同天气。
剩下的一段时间一直围着它绕圈,也算缘分颇深。救生毯:用过两次,效果比较好,但是不耐用。状态不好,下午休息了一阵子,起身没走几步,回头居然看到一辆越野车在身后10多米处。
何去何往,直到这时还在纠结中,一直考虑到晚上,下定决心,明天继续向前。最后决定掉头北上,从阿尔金出去,这是最后一个选择。羊圈是去年入羌塘时发现的宿营地,和去年一样,铺在地上的门板还在,睡在上面,恍如昨日。
羌塘,有很多人曾经走过,科学家、测绘兵、探矿人、盗猎者……虽然我走得更深些,但依然只是一次艰苦的旅行,还不到探险高度。这一路的饮用水主要是靠地表的洁净水和融雪水,其中融雪水占很大比重。救生毯:用过两次,效果比较好,但是不耐用。
抓绒手套防风保暖比较好,军用厚手套主要是后期使用,质量还可以。此行带了8.6升93号汽油,主要用于烧水。整个旅程中,前期身体没有不适的感觉,后期湿度比较大,同时身体摄入热量较少,感觉比较冷。
MSR耳语者油炉:省油、轻便、易维修,十分经典。四位边防官兵不断叮嘱我一定要小心。只要让狼意识到你不会带来危险,它们很少主动攻击。
即使此计可行,在藏北荒原上找根棍子的难度比中彩票都高。Therm-a-rest防潮垫:舒适性和保暖性并未有很大感触。走入荒野到达此行的起始点——界山大阪的时间,是早上6点。
只要下定决心,再难都得坚持下去。这次进羌塘共带了8.6升93号汽油,主要都被用来烧水了,一般化冰35—40分钟,化雪则需要45—50分钟。魔术头巾:大部分情况下用来擦拭汗水。
不过好在路况和天气都还不错,一直前行到白石山。特殊环境下,广口比窄口好,透明比非透明好。如果有足够的食物和香烟,这或许是一场不错的度假,不过现实可没那么美好。
进入5月,天气越发没有规律。推车过河时,有的冰开始软化,把轮胎卡住,只好用脚破冰,整整用了4个小时才过河,腿上已是伤痕累累。羌塘,有很多人曾经走过,科学家、测绘兵、探矿人、盗猎者……虽然我走得更深些,但依然只是一次艰苦的旅行,还不到探险高度。
救生毯:用过两次,效果比较好,但是不耐用。相关提示在这次行程中,主要能量摄入是依靠碳水化合物,全程没有吃肉,只吃过一次蔬菜(意外获得补给),补充微量元素主要依靠药物。盐碱地对我的打击很大,原本期待的水源就这样落空,当天宿营后又去找水。
羌塘温度每日温度最低点在日出前半小时,最高温度通常在下午4点至8点。走到一处山脚下,湿地终于消失,在这里发现了很多游牧痕迹,这里还有石块垒起的玛尼堆,应该是一个夏季牧场。羌塘的雪虽然下得大,但是消失得也很快。
可是忘了带背包和GPS,水没找到,却发现自己迷路了,只看到一条条沟壑和一道道山梁,却不见了自行车。抓绒手套防风保暖比较好,军用厚手套主要是后期使用,质量还可以。如果没有雪,可能性命真的就不保了。
遭遇大雪随着旅程的深入,逐渐习惯了羌塘腹地变化多端的天气。请留下些补给给我,最好有大量的水。被困的这几天,食物匮乏,但是内心却充满了吃的欲望,这种状态可以说是本能吧。
原本希望盐湖里有些液体水可利用,结果整片都是盐场,坐在地上,脑袋顿时一片空白。面对这种模式,不要紧张,不要后退,也不要做过多的肢体语言,因为紧张的气息,狼会感受到,而后退就是承认自己是猎物。羊圈是去年入羌塘时发现的宿营地,和去年一样,铺在地上的门板还在,睡在上面,恍如昨日。
鞭炮过河时浸湿了,辣椒水都没打开过。可以想象当年会师情景,他们才是英雄,后人只是按图索骥。下午出现幻觉,看见两辆摩托车,便急切地吹起哨子,吹啊吹也不见摩托车。
他喜欢深度旅行难以抵达的秘境,享受着难得一见的自然与生活。第二天中午醒来,依旧是大风,帐篷被吹得摇摇晃晃,只好用身体压住。DOITE防水驮包:防水面料皆易在低温下脆化,相对来说,价格便宜的DOITE驮包稍加改装足以胜任羌塘恶劣环境,包括DOITE车首包。
装备美利达公爵自行车:入门级山地车,由于以推行为主,使用已足够。走到一处山脚下,湿地终于消失,在这里发现了很多游牧痕迹,这里还有石块垒起的玛尼堆,应该是一个夏季牧场。气温很低,每次在泥沼里探路不会超过三分钟,不然会被冻得失去知觉。
只要让狼意识到你不会带来危险,它们很少主动攻击。他们走后,我便开始打包装车走向无人区的深处。“车印”是野牦牛的安全通道,它们同样惧怕冻土消融和沼泽,巨型身材比人更容易陷落,所以一条坚实可信的通道是生存必须。
此羊湖非彼“羊湖”,这个羊湖位于羌塘腹地,以其为中心,北至昆仑山一带是“寒旱中心”。休息的日子,晒晒阳光,心情还算愉悦,不过身体出现一些小伤痛。不过我这次经验并不能代表所有,尽量还是需要携带防身的装备。
遮阳帽:路途中丢失,建议携带,可遮挡强烈日照辐射。当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,想随意找个地方猫一晚上,这样打算后,心情反而平静下来,最后在月光下,终于找到了营地。现在已经没有选择了,只能从此岸到彼岸。